张秀年 营养师 资料来源www.foodcare.com.tw
番茄富含维生素A、C、类胡萝卜素、叶酸、钾及纤维,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有益健康的食物,近来又掀起一股旋风,可说是红透半边天。
究竟番茄如何拥有这股超人气呢?这要归功於「茄红素」,根据国外多项研究发现,番茄中所含的茄红素,其化学结构与维生素A相似,是天然界六百多种胡萝卜素中扫除自由基能力最强的一种,扫除自由基的能力是β―胡萝卜素的两倍,是维生素E的百倍。
补充茄红素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并可预防老化;多项研究也发现,多吃番茄与摄护腺癌等多种癌症,呈现负相关性。
我们身体无法自行制造茄红素,必须藉由饮食或营养补充剂来摄取。
一般认为蔬果愈少加工或加热处理,营养素的保留率越高,对健康愈有利;不过当我们分析番茄的相关产品时,却发现生鲜番茄每一百公克只含茄红素3毫克,但经过加工或加热处理后,茄红素的含量分别提升为:浓缩番茄汤(每百克7.2毫克)、番茄汁(每百克9.5毫克)、番茄酱(每百克含15.9毫克)、义大利面酱(每百克含21.9毫克)、番茄糊(每百克含42.2毫克)。换言之,喝番茄汁所摄取的番茄红素是生吃番茄的三倍高。
相信您一定很好奇这项结果吧!根据研究,这与茄红素的特性有关,简单说明如下:(1)茄红素主要存在於果肉及表皮的细胞壁中,透过机械式的破坏,茄红素才容易被释放出来,所以喝番茄汁所摄取的番茄红素会比生吃番茄还要高;(2)茄红素是一种热稳定的抗氧化成分,若经过加热处理,茄红素的化学结构会由「全反式」转变成较容易吸收的「顺式」茄红素,大幅改善茄红素的吸收率,所以吃番茄牛腩、番茄炒蛋的效果会比生吃番茄来得好;(3)茄红素为脂溶性,因此和油脂一起烹调,可以提高二至三倍的吸收率,若是没时间料理番茄,只想把番茄当水果吃,那么建议您尽量利用饭后再吃,因为藉由正餐食用的油脂,也一样可以改善茄红素的吸收力。
愈红及愈成熟的番茄所含的茄红素愈多,因此在选购上,可尽量挑选较红的番茄,且为了保存更多茄红素,烹调时最好不要去皮。
在选购番茄加工产品时也要留意,以目前最热门的商品「番茄汁」而言,市售产品种类琳琅满目,根据消基会在九十一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间,针对二十四种厂牌的番茄汁进行调查,结果发现,不同厂牌的番茄汁,其中钠含量的差距可高达三十二倍,热量也有二倍的差距。
过多的添加物(如盐、糖等),可能对慢性疾病患者或体重控制者造成莫大的负担,故中华民国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建议民众以「一多二少」―茄红素多、钠少和热量少,作为选购番茄汁的健康指标。
根据卫生署建议,国人每日钠的建议摄取量为二千四百至二千五百毫克,所以千万不要把番茄汁当开水喝;高血压及肾脏病患者在饮用前,也最好先询问一下营养师的意见。
虽然市面上有许多产品的诉求,都在满足消费者对於某些特殊营养素的需求,然而保健莫过於「天然的最好」,因为一方面可减少不必要的添加剂使用,另一方面是或许几年后,番茄中又会有惊人的营养素被揭露,所以多吃天然食物不但可以广泛摄取到各种营养素,同时也可以吃进了一些尚未揭诸於世的「有益」营养素。
最后,营养师提醒各位关心健康的朋友们,切勿对热门的营养素或产品孤注一掷,唯有广泛均衡摄取各类营养素,并能掌握适量的原则,这才是真正的保健之道!